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尤为关键。但相比十年前,当下的AI赛道除了比拼算法精度外,更加看重技术的场景落地。除此之外,虽然旷视科技估计达60亿美元,但在其IPO历程中,却因美国禁令清单、收入不健康等原因一再被搁置,因此消除外界的质疑,重新树立新的竞争优势,是“新十年”开篇的首要任务。

旷视科技CEO印奇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希望今年年底之后,媒体叫我们最硬的AI公司!”这并不是印奇第一次提及“硬公司”的方向,早在旷视部署安防市场期间,业内便有提出旷视提供的软硬组合解决方案,既包括软件及算法的授权,也涉及摄像机及传感器的销售等,如果不是因为其AI名气过剩,那么将其纳入系统集成商的行列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但这样的定位在安防行业中数不胜数,在AI算法差异不断减小的情况下,在硬件及软件上的优势上,旷视并不突出。当前要保持不断创新,在商业模式及产业链都在急速变化中,企业只有先活下去,才有机会继续变强。

为什么是物流

从旷视科技的发展及战略部署看,旷视之前的业务场景便包括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地产、手机、金融等垂直场景,物流在很早之前便是旷视科技的部署的场景之一。在旷视推出河图产品后,外界的关注度骤然提升。

从智慧物流市场发展看,机器人和自动化的产品落地和普及速度在业内仍然过于缓慢,而且市场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统筹全局,解决智慧物流周期长、成本高、落地难的问题的龙头企业。

从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看,8月2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并指出,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而物流行业规模庞大、场景标准,是数字化推行的前哨,选择这一时机切入占尽天时。

旷视做物流认真的吗

在10月的发布会上,旷视发布了河图2.0版本,并推出了7款最新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设备。在其讲述的供应链物联网故事中:

在心怡天猫仓库,河图操作系统完成首秀。心怡物流是菜鸟最大的CP仓储运营商,日峰值订单处理达2500万件。旷视为其定制了智能化解决方案,部署50000+㎡仓库面积,河图调度500+机器人,最后实现分拣工作零失误,效率由140件/人/小时提高到220件/人/小时,节约总体运营成本20%~30%;

在与徐福记的合作项目中,其生产的产品超过1000个品项,每天生产量超过1500吨,急需智能化改造。今年徐福记引入了旷视AGV和河图系统,从引入到部署到项目实施仅花了五个月时间,物料搬运及时率和准确率达到了100%;

旷视赢得了全球最大柔性服装类智能仓的订单。这个项目需要依托河图连接并调度10类近4000台智能物流装备,包括700余台移动机器人,对作业效率、多类型机器人协同、大集群机器人管控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凭借河图卓越的生态连接、协同智能、仿真能力及扎实的落地交付能力,旷视最终赢得了这个订单。

从现场公布的数据来看,旷视在物流业务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旷视成立了4个创新中心、3大研发制造基地,有数十款AI赋能的智能物流设备,河图接入的生态合作伙伴近30家,有100多个商业项目应用落地,自动化集成项目覆盖12个行业。

显然在智慧物流领域,旷视科技找到了立足点及发力点。

据悉,印奇,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全面负责旷视的战略和运营。2011年,印奇与唐文斌、杨沐联合创办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人工智能造福大众”。在印奇的带领下,旷视策略性地聚焦于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垂直领域,逐渐拓展了业务布局。在个人物联网领域,旷视为领先的智能手机公司提供实时人脸识别解锁与先进的计算摄影功能,成为垂直领域的领导者;在城市物联网领域,旷视是首个以AI视觉能力助力城市治理的企业,旷视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中国150多个城市,以及海外超过30个国家或地区;在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旷视从智慧物流切入,发布业内首个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河图,并提供领先的整仓解决方案。

在印奇的坚持投入下,旷视以深度学习为核心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新一代 AI 生产力平台Brain++,全力打造高效量产算法的AI基础设施。

印奇201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2011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专注于智能传感器方向。2015年入选湖畔大学第一期,系统化学习商业战略和企业管理。

印奇曾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并入选福布斯“30U30 亚洲青年领袖”,位列企业科技领域榜榜首。

印奇,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全面负责旷视的战略和运营。2011年,印奇与唐文斌、杨沐联合创办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人工智能造福大众”。旷视策略性地聚焦于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垂直领域,逐渐拓展了业务布局。在个人物联网领域,旷视为领先的智能手机公司提供实时人脸识别解锁与先进的计算摄影功能,成为垂直领域的领导者。在城市物联网领域,旷视是首个以AI视觉能力助力城市治理的企业,旷视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中国150多个城市,以及海外超过30个国家或地区。在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旷视从智慧物流切入,发布业内首个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河图,并提供领先的整仓解决方案。在印奇的坚持投入下,旷视以深度学习为核心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新一代 AI 生产力平台Brain++,全力打造高效量产算法的AI基础设施。印奇201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2011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专注于智能传感器方向。2015年入选湖畔大学第一期,系统化学习商业战略和企业管理。印奇曾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并入选福布斯“30U30 亚洲青年领袖”,位列企业科技领域榜榜首。

AI发展观

AI进入产业落地的深水区:从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人工智能正处在“死亡之谷”的泡沫期,不带来真实价值的AI将被淘汰出局。

“AI小于IoT”:在过去20年里,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下一个自然延伸下来是物联网时代。AI是物联网里一个核心技术能力,短期内是延续未来技术创新的主轴,但不是产业落地的核心点。AI真正的商业价值的变现,真正能够有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公司,大部分是面向线下的,是和实体行业相结合,AI和IoT未来会越来越多关联在一起。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大脑」,物联网就是「身体」,二者相结合,能够让世界更加智能化。

算法是AI和IoT时代的核心变量。更具象化一点,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人工智能创新就是一场无限游戏:它始于几十年前,并终将超越这个时代。有限游戏通常受时间限制,有赢输双方及明确的规则;但无限游戏会一直持续,规则和参与者也会不断改变。

产业创新观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它对中国制造业的提档升级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这主要体现在:工业互联网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生态链接和计算处理平台等新型通用基础设施支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优化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工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再造。

新基建的核心是推进基础设施的全面智能化和数字化,这个过程是需要人工智能、5G和大数据等新型智能技术来赋能。工业互联网的特质是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加速流程再造,促进传统行业的提质、增效、降本,起到“1+1>2”的作用。

技术演进具有单点突破的特征,AI“新基建”的爆发式到来,很可能会在某一极具价值的商业模式上单点爆发,进而反推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的打法不同:赢者通吃的模式会结束。因为产业链条很长,未来需要依赖的是一个经济共同体。

未来,要打造“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应该让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牵头,通过核心算法能力和软件平台,一层一层深入,准确抓住行业的细分领域,达成价值闭环,让行业接受,推动产业上下游形成更好的新共同体。

企业战略观

我们有一个理念,不从应用出发去做平台都是耍流氓。无法为终端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却说你是一个平台公司,这是大部分AI公司在起步时可能会犯的错误。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扎实的公司,所以我们一直在尝试找到场景扎进去。

公司战略制定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节奏。战略的核心就是保证方向大致正确,把战略目标框在这里,然后在执行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新。未来AI公司,分别需要在IT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管理中吸纳优点。对于AI公司来说,未来必定会强调管理,强调内部系统。

旷视长期聚焦并践行1+3战略:“1”是指Brain++这个AI生产力平台,“3”是指个人、城市、供应链三大物联网。旷视将会长期践行“1+3”战略,未来三年都不会超出这个版图,旷视的业务也会在这三个最大的行业里展开并深入,去做真正的技术创新和健康的规模化发展。

谈AI落地

AI产业落地要跨越三大挑战:算法供给、价值闭环和组织人才。带领 AI 产业驶离深水区,实现真正产业落地的关键在于算法侧供给提升、价值闭环跑通与「4 in 1」组织阵型形成。

没有一家公司能称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它一定要找到一个场景和一个问题去解决。在这波人工智能浪潮里面,纯的算法软件公司是没有前途的,一定要跟合适的硬件做结合。

AI无论现在还是未来10到20年,确实具有“头雁效应”,不过这波AI技术刚刚起步,我们特别需要关注更基础和底层的技术创新。第二,AI不是空洞的概念,需要跟产业非常深地整合。

做AI公司一定要务实,要看到底赋能哪个行业,和哪些客户在一起,到底产生了什么价值,做了什么产品。

在物联网或者任何一个时代,你要交付一个应用,一定是软件+硬件,这是每个公司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目的。但做硬件本身一定不是我们的目的。

谈AI创业

选择人工智能作为自己的从业方向,某种意义上是“命中注定”,因为儿时便立志“为这个世界做一名工程师”,在随后的人工智能浪潮袭来后,怀着内心的技术信仰,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个人成长,企业如人,一个企业能走多久,无论是文化、能力,以及最后的结果,和它的创始人几乎如出一辙,所以创业的本质是自我修炼的过程。

当大家讲资本寒冬或者资本过热,其实都在强调那个非理性的部分。热也是非理性的,寒也是非理性的,真正好的企业是可以穿越周期。

有时候我挺喜欢冬天的,冬天里面大家优胜劣汰,真正能够回归初心,真正做正确的事情。坚守初心挺重要,只要能活下去,只要选择一个正确的路,终究能够到达想到的地方。

我们进入AI的第一天就认识到,AI是一个非常长线的赛跑,更需要你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从个人到公司,我们通过筛选共同做事的标准,形成比较一致的价值观。

历史上所有沉淀下来的伟大公司,都是那些能够跨越多个商业周期的公司,一定是着眼长期,建立核心竞争力,聚焦产品本质。这是你增长的唯一方式。

谈AI治理

每个人工智能治理话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被解决,而只有通过技术的方法去解决技术的问题,才真正是未来技术创新的一个必经之路。

人工智能引发的道德挑战和对人工智能本身的讨论,是全球性的话题。我们认同主动化解风险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认识到自身所限。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正当应用,离不开与全球同仁的交流合作。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行者,我们有责任确保科技向善,造福世界。

人工智能现在所处的阶段还很初级,人类会非常善于利用新技术对自身进行变革,人类自身的演化会跟技术的演化一起发展,随着技术的演化加快,人类自身的演化也会越快。与其说机器会在某一瞬间超过人类,不如说人类和机器会逐渐融合并且会早于机器超过人类。

AI治理不仅是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责任,企业作为AI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要力量,和一线实践者应当有所作为,有所担当,要主动开展企业自治的工作,只有“躬身入局”地去体察产业应用中的痛点,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够掌握AI的“驭火之术”,做好人工智能治理。

2015年到2017年,印奇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2016年1月,印奇入选福布斯“30岁一下青年领袖”榜单,并位列科技企业家榜首。2016年9月,印奇当选《财富》中国50位商业先锋。2017年5月,印奇获评北京“五四青年奖章”。2017年9月,共青团中央第九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创业新星。 2018年6月,印奇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8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2018年12月,印奇荣膺“2018中国最具职场影响力新经济人物TOP10”。2018年12月,印奇成功荣获“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2019年2月,印奇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 2019年3月,印奇获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2019年全球青年领袖。2019年11月,印奇当选新一届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19年11月,印奇获得36氪颁发的“2019年度创变者”殊荣。2019年12月,印奇入选“2019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者30人”榜单。2019年12月,印奇入选《哈佛商业评论》“中国新增长创新人物”榜单。2020年01月,印奇摘得“2019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2020年4月,入围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2020年9月29日,被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0.10.16,十问旷视印奇、唐文斌:AI公司步入「深水区」,友商其实不是友商。2020.09.11,旷视科技:摘下独角兽面具。2020.07.31,旷视科技穿越“死亡之谷”。2020.07.30,旷视科技印奇:AI产业落地进入深水区 价值闭环是最大挑战。2020.07.30,旷视CEO印奇:AI步入死亡之谷,要做最“硬”AI公司。2020.07.30,印奇、唐文斌同场,旷视回应一切!2020.07.30,旷视CEO印奇:AI企业进入死亡之谷,穿越周期18-24个月。2020.07.11,旷视印奇谈人工智能治理:负责任的AI是可持续发展的AI。2020.05.07,旷视CEO印奇:从工业操作系统切入助产业高端化。2020.05.06,印奇谈AI治理:人工智能企业要“躬身入局”。2020.04.22,旷视科技印奇:一家AI独角兽的灵魂拷问,以及与巨头的竞争。2019.11.06,旷视印奇出席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谈人工智能与创新发展。2019.08.25,旷视印奇发布公开信:人工智能必将造福所有人。2019.05.13,融资7.5亿美金后,40问旷视CEO印奇。2019.01.18,旷视科技CEO印奇:消费互联网“赢者通吃”模式结束。2019.01.17,旷世升级,印奇成长。2019.01.17,对话印奇:从外部战役到自我修炼,摆脱“同质化”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