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通快递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发行,成功二次上市。此次发行价为每股218港元,开盘大涨近12%,截止午盘收盘,股价238.8元,涨幅9.54%,最新市值1979亿港元。

由此,中国快递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快递企业(纽交所代码:ZTO,港交所代码:2057)。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递登陆纽交所,总共拟募资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29亿元),成为继2014年阿里巴巴以来在美国上市规模最大的IPO。

2020上半年,中通快递包裹总量市场份额稳居“通达系”之首,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市场份额超过20%的快递公司。

2019年,中通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00亿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首家创造此记录的快递企业。

阿里是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中通快递成立于2002年,中通快递董事长兼总裁赖梅松持股27.3%,为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持股8.7%,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至2020年6月,中通的总包裹量中有90%以上来自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与中通快递的合作。

阿里在快递行业的布局已久,近期持续加码的步伐还在加速。不久前,阿里以32.95亿元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加上2019年3月斥资46.6亿元获取的申通14.65%股权。阿里巴巴累计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

就在9月1日,阿里刚刚以每股17.406元的价格,收购了圆通12%的股份。这也是阿里第二次投资圆通,阿里系将持有圆通的股份比例提升至22.5%。

此外,今年4月,阿里巴巴入股韵达股份,持股比例为2%,成为其第八大股东。阿里正式集齐“四通一达”。

为何二次上市?

此前,传出中通赴港二次上市消息时市场普遍认为,中通现金情况良好,二次上市的意义并不大。但如今尘埃落定,中通快递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产能开发、赋能网络合作伙伴及加强网络稳定性、投资物流生态圈及一般公司用途。

业内专家杨达卿表示,作为通达系中业务规模最大的中通快递来说,还需要借力资本市场做强主业,尤其满足数字化转型下的再投入,在港股二次上市,或也能借助沪深港通吸引内地投资者,此外其回港股上市利于对冲美股风险。

业内人士透露,中通二次上市除了拿钱为扩张、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做准备外,就是想要提高自身“风险均摊能力”。

在美上市一度破发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规模为14.5亿美元,不过上市当天,中通开盘就破发,报价18.4美元,较发行价跌5.6%,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6.57美元,跌幅已达15.06%。经过了几年发展,中通的股价和市值在稳步上升。

截止9月28日收盘,中通快递31.97美元/股,总市值265亿美元。

不过,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中通快递不得不以牺牲净利润率为代价,尽管第二季度,中通快递的净利润率已经恢复到22.7%的水平,但比起2019年第四季净利润率33.8%的高位,仍有超过10个百分点的跌幅。

在最新公布的业绩指引中,中通快递调高了全年业务量指标为162.0亿件至170.0亿件,增长率33.7%~40.3%。然而,在净利润指引方面,中通快递却下调为48.0亿元至52.0亿元。

49岁中通创始人从木匠成为快递大佬

2002年5月8日,32岁的赖梅松在朋友的鼓动下进入快递行业。那一年,中通快递在上海成立。

1970年出生的赖梅松家境十分贫困,16岁时辍学,18岁到家乡的木材厂做起了木匠。很有经商的头脑的赖梅松在掌握了木材生意的套路后便开始自己创业,22岁就成为了当地木材市场最年轻的老板。

在木材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赖梅松却突然调转方向一投扎进了快递行业。中通刚成立时,条件非常艰苦。为了杀出重围,当时赖海松还采取了重要的“低价策略”,在其它快递公司一公斤快递至少收费8.5元时,赖海松硬是将中通的快递费用长期压到了5元以下,这让中通在快递市场迅速打开了局面。

赖梅松关于行业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当中通份额超越申通和圆通时,他进行了复盘反思,得出一个结论:快递市场是遵循规模效益、网络效益优势的。也就是说,中通之所以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通达系的老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控制成本、时效和质量。

不过,赖梅松显然对中通有着更大的图谋,“我相信中国一定会诞生市场份额30%乃至超30%的快递企业,这是必然的。”